误区1:有了工具辅助,我的社群可以轻松做到上百万人
工具市面上有很多,确实能给运营者提效,但现阶段,大家知道工具能替代的仍是一些简单的重复劳动,工具带来的最大价值,反而是数据层面的,比如帮运营者跟踪裂变链路、追踪引流渠道、快速制作营销素材等等。
那些宣称只靠几个人的团队,就精细服务了上百万私域用户的,要么是瞎扯,要么是工具商的引流套话。实际上,在微信群这个人际关系的社交场,你的预算多少,你能请到多少人(客服),才决定了你的运营负荷边界在哪里,决定了你的运营可以做到多精细。
这么说吧,一家纯靠微信1对1私聊,进行销售转化的美护品牌,销售客服招个上千人一点都不夸张,老板每月员工薪资支出就是大几百上千万。而根据我多年的品牌服务经验,批量化的社群管理,客服数和用户数占比达到1:10000,已经是一个极限值,以单群平均200人计,一个客服最多也就招呼50个群。
如此换算,维系100万用户,至少100位客服,加上客服的轮班、休息,保守也要150个客服,这150个客服的单月人力成本就不下50万人民币。
误区2:我们销售部(市场部)想尝试做一下私域
公域流量红利已过,建议所有的大中小企业、个体户都要布局私域,但私域不是老板命令某个部门员工或者助手去尝试一下就能搞定的业务,而是实打实的一把手工程。
为啥?我在误区1中提到的预算问题是一方面(小公司做私域初期不投入预算,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成本),对于母婴这种涉及到品牌方、连锁KA店、经销商的传统零售行业而言,如何协调人手,让本来人手就吃紧的线下门店,调拨人力来支持一个结果未知的项目,是一个销售总监协调不来的;另外,私域变现还触及到了与传统渠道的利益分割问题,比如私域回流电商渠道产生的销售,是私域导购的业绩,还是电商部门的业绩?这也不是一个渠道部老大,就可以拍板的。